当前位置: 无忧写作网 > 句子素材
老 子 名 句 6 0 句

老子名句60句

日期: 2025-02-01 分类: 句子素材 人气: 0

《道德经》是老子所著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以下是从《道德经》中精选的60句名言,略作整理和节选:
1. 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2. 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
3. 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4. 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5. 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
6. 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7.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8. 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
9. 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
10. 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吾不能,是诚不能也。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吾不能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
11. 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
12. 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13. 善行,无辙迹;善言,无瑕谪;善数,不用筹策;善闭,无关楗而不可开;善结,无绳约而不可解。
14. 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,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
15. 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16. 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17. 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18.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19. 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20. 高以下为基,贵以下为本。是以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21. 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22. 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23. 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
24. 希言自然。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
25. 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。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奈何万乘之主,而以身轻天下?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
26. 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27. 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;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伤人;非其神不伤人,圣人亦不伤人。夫两不相伤,故德交归焉。
28. 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
29. 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
30. 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31. 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32. 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吾不能,是诚不能也。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吾不能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
33. 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
34.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35. 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36. 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;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37. 绝学无忧。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
38. 老子之为道也,犹钟鼓之有音也。钟鼓有音,所以和五声,成文章也。道有音,所以言万物之本也。
39. 老子曰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
40. 老子曰: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国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”
41. 老子曰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;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志;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”
42. 老子曰: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”
43. 老子曰:“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”
44. 老子曰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45. 老子曰:“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,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。”
46. 老子曰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47. 老子曰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
48. 老子曰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”
49. 老子曰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”
50. 老子曰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
51. 老子曰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52. 老子曰: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
53. 老子曰: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”
54. 老子曰: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
55. 老子曰:“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”
56. 老子曰:“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;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”
57. 老子曰: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”
58. 老子曰:“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”
59. 老子曰: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”
60. 老子曰: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;常有欲以观其徼。”

在《道德经》中,每句名言都是深刻且寓意丰富的,主要可以分为几个类别,如道德准则、自然法则、处世智慧等。下面对列出的句子进行解读,并提供创作一个例子的示意:
### 道德准则与自我修养
- **用法**:强调内在的道德力量,通过个人的修养,达到与道合一的状态。
- **例子**:在现代社会中,一个领导通过坚持自己的价值观,不追求名利而寻求公正与公平,以此来影响和教育团队成员,使整个团队遵循道德原则行事。
### 处世智慧与无为而治
- **用法**:教导人们如何以最少的干预达到最大的效果,通过顺应自然法则来解决问题。
- **例子**:在企业管理中,采用“无为而治”的策略,即给予员工充分的自主权和自我管理空间,通过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支持,而非过度干涉,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。
### 自然法则与和谐共生
- **用法**:通过观察自然现象,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,以此指导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秩序。
- **例子**:在城市规划中,借鉴自然生态的循环与平衡原则,设计低碳环保的城市系统,如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减少碳排放,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,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### 道德经中的每一句都是对深刻哲学思考的总结,适用于各种生活情境和决策过程,指导人们在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,实现与自然、社会及内心的和谐。

相关句子素材